23
—西藏故事—
2022年夏末秋初的這場發生在西藏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深深牽動著身在千里之外我的情緒。
拉薩這座久負盛名的城市,是我生活工作近四十年的第二故鄉。
退休回到內地已經快六年了,時光匆匆,離開越久,越是思念。
在拉薩生活了近四十年,過往的那些人與事已經刻進了生命里,經常會夢到在拉薩時的生活情景,夢醒時,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時光易逝,驀然回首,衛校三年在八廓街的生活依然歷歷在目,八廓街可以說是我夢想起飛的地方。
1978年的10月,第一次踏進了拉薩市衛校的大門,在那里開啟了三年中專的求學之路。想要穿越時空,與我的同學們一起回到七十年代末的八廓街,去看看我們生活過的校園。
學校就在八廓街的轉經路上,站在教室里,能看到八廓街上那些磕長頭與朝圣的信徒。川流不息的行人也是八廓街上的一道風景,學校距離著名的大昭寺不足500米。
圍繞著八廓街轉經路的小巷子有很多,初到八廓街感覺像是走迷宮一樣,害怕走錯路,找不回學校,慢慢熟悉后,才知道它四通八達,能通達到拉薩的各個方向。
學校設在城市中心,一座典型的藏式建筑四合院內,上下三層樓,院內還有兩座四合套院。周圍也都是同樣的建筑,是城市居民的居住地,我藏族同學的家就在學校附近。
那時還沒有自來水,學校院子中間,有一口水井,用繩子吊桶取水,有時候其他院子的居民也會到學校的水井里取水。
▲八廓街上拍的教室外景
對于1978年的拉薩來說,辦學條件都不太好,但我們的學校,確實更有特色。藏式建筑的校舍,房屋雕梁畫棟,窗框的外圈被涂成黑色,樓道內,樓梯基本上都是木制的或是釘了鐵皮的木樓梯,樓梯又窄又陡。
上學報到時,是媽媽送我到學校的,老媽一直擔心,慌里慌張,走路不穩,經??目慕O絆的我,會不會在樓梯上絆倒。
衛校的宿舍也是我住過最多人的宿舍,就在學校大門正對著的三樓平臺上,學校教學用房緊張,將我們39個人,安排住在了一個大寢室生活,一住就是三年。這三年全班同學住在一起,拉近了全班同學之間的距離,同學生活、學習親密無間。相互包容關愛,三年建立起來的同學情,讓我們享用了一生。
八廓街一直就是拉薩的商業中心,七十年代末期,八廓街里就有許多的店鋪一直記得大昭寺前面的上海照相館;友誼商店;沖賽康商店。同時期還有好多家尼泊爾人開的小店,售賣一些印度香和尼泊爾的物品,很有特色。
▲體育場就在學校附近,是我們的活動場地
下課后,經常會與同學在八廓街上轉悠、閑逛,八廓街的石板路上,留下了我們成長的腳步與青春記憶,那時周六晚上或是周日最好的休閑就是看電影,而附近的勝利電影院就成為了我們最愛的去處。
學生時代,錢少,市場上物質也匱乏,偶兒,也會買些零食來解饞,那個年代零食很少,八廓街里最多見的零食就是炒豌豆、炒青稞,曬干的毛桃等等,好一些的就是1毛錢2-3個的牛奶糖,在夏天,街頭會有賣一種叫酸溜溜的植物,想起來都流口水,當然還有脆甜的元根。
今天的拉薩八廓街,人聲鼎沸,濃厚的佛教文化與繁華的商業在此相互包容共生,吸引著來自國內外的游客,在此流連忘返。
拉薩的八廓街可以說享譽全世界,每天來此觀光,朝佛的人,源源不斷,轉經道上虔誠的佛教徒一圈又一圈地誦經,祈求佛祖的護佑。
游客們則在八廊街頭,感受藏民族的文化與精神,探訪藏族的古老傳說,尋覓瑪吉阿米的愛情故事。
畢業后時間不長,學校搬離了八廓街,學校也已經更換了名稱。學校舊址的藏式院落修繕后,煥然一新,被稱作邦達倉大院,做起了很火的餐飲與旅游業。
在拉薩時,每次走到八廓街,經過學校舊址時,都會放慢腳步,看著沿街的那間教室,眷戀與懷念之情油然而生,這里刻錄下了我們青春年少的美好時光。
(本文作者:吳慈親)
本文轉自網絡,如涉及原作者權益,請聯系小編刪除
高反靈提醒尊貴的消費者:
人在高原圣地,請別亂扔垃圾。高原環境很脆弱,維護起來非常艱難,拾一件廢棄物需要付出相比平原百倍的努力,親身經歷過的人都懂。暢游新西藏,守護第三極!愛護高原環境,文明游客從我做起.
高反靈簡介
“高反靈”是中國專家團隊長駐高原歷經十六年攻關研發、完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是由維楨科技集團旗下西藏維楨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高原反應干預食品,采用多味藥食同源的傳統中藥材配伍相加和協同,通過“環流高醇亞低溫精華萃取技術”,充分萃取AMS天然活性成分,針對高原缺氧狀態下的機體代謝紊亂,由本及標,實現對高原反應靶向性的精準干預。產品上市前已邀請3000余名體驗者進行測試,上市后連續保障納木措徒步大會、一措再措徒步大會、西藏登山大會和拉薩半程馬拉松等多項高原賽事,數萬人充分見證,獲得全面好評。
◆ ◆ ◆◆ ◆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拉薩市內各大藥房、賓館酒店、特產店均有銷售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