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讓高山低頭 叫河水改道”
1953年7月,我們征服怒江天險先遣隊,在人民解放軍第18軍126團(162團)參謀長朱慶華的帶領下,由同宜翻業拉山,順著流經邦達的玉曲河谷來到了怒江東岸。我們的任務是設法渡過怒江,架便橋,為后續部隊打開前進的道路;選擇怒江橋位;再次探查經冷曲河口去瓦達的路線。
先遣隊挑選了8名精通水性、能劃船和20多名身強力壯有施工經驗的戰士,攜帶了橡皮船、鐵絲等器材,來到江邊,準備渡江和架橋。工程技術上由我負責。
怒江是著名的天險,河流比降很大。當時正值汛期,江面開闊,水深流急,很遠就能聽到江水沖擊河床和巖石發出的轟鳴聲。由于是融雪徑流,水寒徹骨。經過反復勘察,我們把渡河點選在一段比較平直的江面上。這段江面約有1000米長、200余米寬,兩岸是190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這段江水,比起上下游來要平靜些,但也頗為出奇。只要注意觀察,就會發現,江面不是平的,中間高,兩邊低。從水紋上分析,水深至少20米(后來測定為23米)。我用草把漂浮法粗測了一下,流速達到每秒7米多。
渡江英雄”李文炎(右)。高平供圖
要在這里憑空架起一座渡過怒江的便橋,關鍵是要拉過去一根過河索。只要有了第一根過河索,一切就好辦了。這第一根過河索將決定“渡江戰斗”的成敗。
“渡江戰斗”在朱慶華的指揮下,由李文炎帶頭登上橡皮船,進行試渡。一連三次都失敗了。過河線先用的是電話線,有時放不及,有時又掛在江底的石頭上折斷了。橡皮船還曾被沖到老遠老遠的下游去,又由李文炎等人去追了回來。第四次試渡時,采取岸上船上一起放線的辦法。因為流速太大,一到中流,船速如箭發,過河線還是放不及,幾乎把船拉翻。他們只好把過河線扔了,單船沖過河去,取得了“渡江戰斗”的第一個勝利。李文炎因此而獲得了“渡江英雄”的光榮稱號。
過河索拉不過去怎么辦?過了江的6名戰士早已筋疲力盡,又未帶食物、帳篷和繩索過江,要他們劃回來已不可能。我們在東岸連船也沒有了。眼望著這滔滔大江,不由得一陣陣地著急。后續部隊得知這個情況后,召開會議研究,也是一籌莫展,毫無辦法。這時,大家都把眼睛轉向我,要我這個負責工程技術工作的工程師拿出辦法來。我一直在江邊轉來轉去,冥思苦想。能不能靠水的沖力把河索沖過去呢?我把眼睛盯在水紋上,發現下游江面上有一條凸起來的斜線,從東岸延伸到下游的江心。過了江心后,斜線指向洄水灣中的一個大漩渦。大漩渦和西岸之間不過二三十米的距離,而且水流比較平緩。從凸起來的水紋分析,原來平直的河底到這里發生了斷裂,河床在這里下游抬升、上游下沉,形成了一個阻水的坡坎。斷裂方向是由東北向西南走向的,大體上與怒江的流向相反。斷裂在漩渦處展寬,河床變復雜,形成了洄水和漩渦。這樣,水流在這里必然有一個由東北向西南的斜向沖力,而且力量很猛,完全可能把漂浮物沖到漩渦處。如果用漂浮物把過河索送到漩渦處就好辦了。想到這里,我心中陡然一亮,一個完整的方案終于形成。我把方案告訴朱慶華,他非常支持。于是,我們連夜進行了準備。
筑路將士留下的標語。王權攝
我們用兩根2米多長的圓木系成一根木筏,把過河索的頭結扎在木筏上。為了防止過河索被江底石頭卡斷,原來用的是電話線,這次改用12號鐵絲。為了防止因為鐵絲放不及,我們事先理出500多米長的鐵絲,沿江岸一字拉開,所有戰士也一字排開,把鐵絲拿在手里,一直排到上游。再把鐵絲在東岸的這一頭固定好。當我們準備好時,天已經亮了。我們指揮對岸的戰士把船劃到漩渦附近,等待撈取木筏。
朱慶華一聲令下,幾名戰士從上游把木筏推下江,其他戰士同時把500多米長的鐵絲拋下江里。剎那間,木筏和鐵絲就沉入水里不見了。大家正在擔心,過了幾分鐘,只見木筏在漩渦里翻了起來,直打轉轉。對岸幾名戰士連忙把船劃到漩渦里,冒著生命危險抓住了木筏,連同鐵絲拖到了西岸。
我們在木筏上放了一包饅頭。對岸一天多沒吃上東西的戰士們,可以暫時解饑。
為了把12號鐵絲拉出水面,對岸的戰士把衣服撕成了條條,包在鐵絲上,搭在肩膀上,像拉纖的纖夫一樣,四肢著地,拼命地拉。戰士手掌都腫了,有的磨破了,血肉模糊。當鐵絲終于全部露出水面時,整個江邊沸騰起來。大家歡呼,跳躍,人人熱淚盈眶,共同慶賀這次“渡江戰斗”的決定性勝利。
緊接著,一根鐵絲導兩根過去成了3根;再導兩根過去,成了5根。5根鐵絲擰成鐵纜,移到上游錨固起來。然后又利用這根鐵纜,掛住橡皮船擺渡,把大量的物資、人員渡過江去。最后又拉過去4根鋼絲繩,終于在怒江天險上建起了第一座便橋。
渡過怒江后,先遣隊又投入了再次探察經冷曲河口去瓦達的路線的戰斗。
由于怒江西岸的高山阻隔,這段路在踏勘中始終未勘通。從這里去冷曲河口不遠,從冷曲河口到瓦達只有10多千米。如能從這里打通,就能大幅縮短筑路的里程。如果打不通,就只能翻越西岸的大山。西岸大山高出怒江水面1100多米,按5%的最大坡度算,需要展線20多千米。由于山高巖陡,不但展線不易,工程量也非常大。
我們沿西岸北上,尋找冷曲河口,沒有走多遠,就被一段絕壁所阻。只好折回東岸,溯江而上。在上游一千多米處,看到了一個小河口。為了查明這個小河口里的情況,我們兵分兩路,又來到西岸,爬上大山,繞道20多千米,從山背后轉到了這個河口。勘通了全線,證實了這個河口就是冷曲河口,并選定了冷曲河與怒江匯合下游不遠處作為跨越怒江的橋位。
我們先遣隊終于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前后只用了7天時間。這就是震動康藏公路全線的征服怒江的7天7夜。
本文轉自網絡,如涉及原作者權益,請聯系小編刪除
高反靈提醒尊貴的消費者:
人在高原圣地,請別亂扔垃圾。高原環境很脆弱,維護起來非常艱難,拾一件廢棄物需要付出相比平原百倍的努力,親身經歷過的人都懂。暢游新西藏,守護第三極!愛護高原環境,文明游客從我做起.
高反靈簡介
“高反靈”是中國專家團隊長駐高原歷經十六年(2002-2018)攻關研發、完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是由維楨科技集團旗下西藏維楨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高原反應干預食品,采用多味藥食同源的傳統中藥材配伍相加和協同,通過“環流高醇亞低溫精華萃取技術”,充分萃取AMS天然活性成分,針對高原缺氧狀態下的機體代謝紊亂,由本及標,實現對高原反應靶向性的精準干預。產品上市前已邀請3000余名體驗者進行測試,2018年8月8日產品上市后,先后8次保障納木措徒步大會、一措再措徒步大會、西藏登山大會和拉薩半程馬拉松、2023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年會等大型高原賽事和感動,數萬人充分見證,獲得全面好評。
◆ ◆ ◆◆ ◆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京東、淘寶官方旗艦店、微信小程序以及
拉薩市內各大藥房、特產店和賓館酒店等
600余家終端均有銷售。